人都很懶, 什麼都不想作, 人都很貪, 什麼都想要, 當想要的程度大於不想作的程度時, 就會被逼著去作點什麼, 這時候, SOP 會是最好的選擇, 找找前人的作法, 前人的解法, 似乎是避免失敗的捷徑
友人 Mingus 在的 blog 上拋出了一個有趣的東西, 手癢想回點什麼, 但是又發現這對我來說難度有點高, 一時想不出來有什麼可寫, 只好在草稿檔裡一點一點試著加上內容, 看會不會最終長出個稍稍有點記錄價值的玩意兒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每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容易引發青光眼, 一時沒留意是不是英國研究, 但無論是與否, 這類的新聞已經多到讓人覺得厭煩的程度, 或許有一天會發現, 任何食物都可以拯救人於某種疾病, 同時也導致另一種致命的疾病, 既然人出生就邁向死亡, 日子還是要過, 也順便來點咖啡吧
有時會發現, 自己實在有點懶得過了頭, 連玩個遊戲都會上網找出一堆攻略, 依文所指按圖索驥完美的 "執行" 這個享樂的過程, 方便的同時形成了一種制約, 無形中限制了行動, 限制了思考, 也限制了變化的可能
不曉得是不是日常生活中累積了太多的情緒, 立即想到的竟然是對這張唱片的抱怨, 同樣是 Schubert 的作品, 同樣是重奏, 這張唱片把 The Trout 跟 Death and the Maiden 給湊成了一對, 兩首聽下來充滿了莫名其妙的不合協感, 因為它們剛好塞滿一張 CD 嗎?
喝了一批 Kenya 小圓豆, 這回來些哥倫比亞橘子河吧, 這名子如同標題音樂一般讓人充滿期待, 橘子河咖啡豆, 來點橘子香如何? 雖然網路上不乏以 "柑橘香氣" 來形容咖啡果香的說法, 但我至今無法體會什麼樣的咖啡香氣可以稱之為柑橘香, 這豆子同樣也沒能給我如此感受, 雖然它仍然很不錯
烘焙咖啡豆的過程中, 留下一些記錄是必需的, 人的腦袋或許可以記憶很多東西, 但查詢這些資料的機制似乎不甚完全, 留下記錄除了知道自己烘焙手法的演變過程, 哪天單純只是缺豆子時也能提供方便的 SOP, 此時應該慶幸吧, 對於這種純粹興趣而作的事, 我無法一直以同樣的方式去執行, 總是不時需要在其中加上一些變化, 總是會好奇它還能怎麼變化, 有時成功, 有時不如預期, 但不變的結果, 是嘗試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這是張 Calliope 發行的現代樂唱片, 當時在 Lapi 的建議下購入(再次顯示跟對人聽音樂的重要性), 封面上寫的是 Kurt Weill, 但是法國唱片公司似乎也犯了跟某些台灣媒體一樣的問題, 這張唱片裡還有 Leonard Bernstein 的作品, 而且時間還比較長; 幸好, 兩者還蠻能搭配, 好聽!
哥倫比亞橘子河, 看起來跟其它咖啡豆有什麼不同呢?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 是個實際上有所不同的情況, 提醒自己有些事似已熟極而流, 但仍可能有意料之外的變化; 我一直是濃咖啡的愛好者, 而且我相信咖啡在這一點上跟茶一樣, 要濃, 需要的是更多咖啡豆, 不是更多浸泡的時間, 因此在沖煮時也一直使用了習慣的量, 這次則是心血來潮, 用上了較習慣少了 1/3 的咖啡豆, 調整了研磨刻度, 注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驚訝的發現, 雖然喉韻稍有減退, 但卻帶出了更多的甜味, 一入口便在舌尖綻放的果香也與前幾次沖煮迥然不同, 放涼了之後變得更加美好
近來常聽古樂跟現代樂, 跨過中間的幾百年, 最早跟最新的音樂反而有種共通之處, 差不多的話在上一篇也可以看到, 很高興的, 也有人幹了這件事, 將 J.S. Bach 與 Schlaepfer 的音樂放在同一張專輯裡, 兩者交錯進行, 聽者可以感受到音樂上明顯的變化, 同時發現這兩個巨大的風格差異似乎以某種形式交流著, 相當有趣的一張唱片
或許, 我作很多事情就如同沖咖啡, 習慣了 SOP, 便待在自己舒服的位子不願出來, 不願改變, 也因此損失了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現的東西
友人 Mingus 在的 blog 上拋出了一個有趣的東西, 手癢想回點什麼, 但是又發現這對我來說難度有點高, 一時想不出來有什麼可寫, 只好在草稿檔裡一點一點試著加上內容, 看會不會最終長出個稍稍有點記錄價值的玩意兒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每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容易引發青光眼, 一時沒留意是不是英國研究, 但無論是與否, 這類的新聞已經多到讓人覺得厭煩的程度, 或許有一天會發現, 任何食物都可以拯救人於某種疾病, 同時也導致另一種致命的疾病, 既然人出生就邁向死亡, 日子還是要過, 也順便來點咖啡吧
有時會發現, 自己實在有點懶得過了頭, 連玩個遊戲都會上網找出一堆攻略, 依文所指按圖索驥完美的 "執行" 這個享樂的過程, 方便的同時形成了一種制約, 無形中限制了行動, 限制了思考, 也限制了變化的可能
不曉得是不是日常生活中累積了太多的情緒, 立即想到的竟然是對這張唱片的抱怨, 同樣是 Schubert 的作品, 同樣是重奏, 這張唱片把 The Trout 跟 Death and the Maiden 給湊成了一對, 兩首聽下來充滿了莫名其妙的不合協感, 因為它們剛好塞滿一張 CD 嗎?
喝了一批 Kenya 小圓豆, 這回來些哥倫比亞橘子河吧, 這名子如同標題音樂一般讓人充滿期待, 橘子河咖啡豆, 來點橘子香如何? 雖然網路上不乏以 "柑橘香氣" 來形容咖啡果香的說法, 但我至今無法體會什麼樣的咖啡香氣可以稱之為柑橘香, 這豆子同樣也沒能給我如此感受, 雖然它仍然很不錯
烘焙咖啡豆的過程中, 留下一些記錄是必需的, 人的腦袋或許可以記憶很多東西, 但查詢這些資料的機制似乎不甚完全, 留下記錄除了知道自己烘焙手法的演變過程, 哪天單純只是缺豆子時也能提供方便的 SOP, 此時應該慶幸吧, 對於這種純粹興趣而作的事, 我無法一直以同樣的方式去執行, 總是不時需要在其中加上一些變化, 總是會好奇它還能怎麼變化, 有時成功, 有時不如預期, 但不變的結果, 是嘗試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這是張 Calliope 發行的現代樂唱片, 當時在 Lapi 的建議下購入(再次顯示跟對人聽音樂的重要性), 封面上寫的是 Kurt Weill, 但是法國唱片公司似乎也犯了跟某些台灣媒體一樣的問題, 這張唱片裡還有 Leonard Bernstein 的作品, 而且時間還比較長; 幸好, 兩者還蠻能搭配, 好聽!
哥倫比亞橘子河, 看起來跟其它咖啡豆有什麼不同呢?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 是個實際上有所不同的情況, 提醒自己有些事似已熟極而流, 但仍可能有意料之外的變化; 我一直是濃咖啡的愛好者, 而且我相信咖啡在這一點上跟茶一樣, 要濃, 需要的是更多咖啡豆, 不是更多浸泡的時間, 因此在沖煮時也一直使用了習慣的量, 這次則是心血來潮, 用上了較習慣少了 1/3 的咖啡豆, 調整了研磨刻度, 注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驚訝的發現, 雖然喉韻稍有減退, 但卻帶出了更多的甜味, 一入口便在舌尖綻放的果香也與前幾次沖煮迥然不同, 放涼了之後變得更加美好
近來常聽古樂跟現代樂, 跨過中間的幾百年, 最早跟最新的音樂反而有種共通之處, 差不多的話在上一篇也可以看到, 很高興的, 也有人幹了這件事, 將 J.S. Bach 與 Schlaepfer 的音樂放在同一張專輯裡, 兩者交錯進行, 聽者可以感受到音樂上明顯的變化, 同時發現這兩個巨大的風格差異似乎以某種形式交流著, 相當有趣的一張唱片
或許, 我作很多事情就如同沖咖啡, 習慣了 SOP, 便待在自己舒服的位子不願出來, 不願改變, 也因此損失了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現的東西
2 comments:
除了你提的,Bach 的鋼琴作品還可以搭配John Cage,或是Boulez 呢!
唱片曲目配對,若是本來就是音樂家的設計,通常會較有所玩味之處。
如果是再發片,又只是湊空間的「露水姻緣」,那就常有很深的殘念感了。
說到咖啡,最近附近又倒了一家有一定水準的店家。
唉,這是「愛之,足以害之」人的魔咒嗎?
對, Boulez, 這個我自己在寫的時候沒想到, 如果有唱片是這樣放, 應該也很合
這講來慚愧, 我很久沒有 "試試附近有沒有好咖啡店" 的興致了, 感覺上...身為一個一點都不專業的玩家, 應該要多看看才對啊
最近也跟朋友聊到開咖啡店的話題, 如果我來開一間店...那必然不能是我的唯一收入來源, 不然一定撐不了很久; 有這樣堅持的人, 才能吸引你我這類人, 但也得有夠多同意這堅持, 且願意為這堅持付出一些代價的人才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