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搬一次家還真不知道自己東西有這麼多......
假期一結束原本的住處就要動工了, 拖拖拉拉的也是得要把該作的事情完成後才能繼續前進, 於是這個月的幾的週末都在搬家; 請了搬家公司一台三噸半的小貨車處理一些重物, 之後跟女朋友一起整理了好幾趟, 總算是完成了; 我知道我東西很多, 但在沒搬過之前這 "很多" 還真只是個抽象的詞; 現在知道了, 所謂很多就是兩週以來沒騎車也沒跑步, 但卻覺得運動量一點都沒減少; 幸好暫住的房間夠大(有八到十坪吧), 也慶幸女朋友願意幫忙, 現在房內露出來的地面大概勉強夠一人走動或是兩人側身吧
這是CD跟LP所在的位置, 接下來這三四個月我是懶得去動它了, 鄧許泰特的馬勒全集是少數沒有打包裝箱的片子, 年初打算開始聽聽馬勒的願望到了最後的這幾天終於有了一點點希望
低音喇叭長這樣, 號角當然是分解開來收著了, 這段時間也同樣不打算組起來, 希望兩次搬家不致於對它們造成什麼傷害......
拿出收了很久的耳機才知道, 原來這耳罩分成小羊皮跟人造皮兩個部份, 小羊皮目前感覺不出有什麼劣化, 人造皮則是開始剝落了, 想換一組耳罩八成又是不少錢, 就先這麼用吧, 大概不致對聲音造成什麼影響; 轉盤還是 Isem, 很高興先前請 Colin 把我的 DAC 加上耳機孔, 高阻抗耳機推不動, SA5000 的阻抗不高, 聽來反較加了耳擴更細緻
放上馬勒, 轉開音量, 預期會有細節很多的感覺, 但沒有, James 說這叫炫耀, 沒錯, 我就是在炫耀, 希望完成之後可以繼續炫耀; 沒咖啡喝, 那就來杯水吧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Sunday, December 1, 2013
變動的開始
這個 blog 現在看起來應該是某種要死不活的狀態吧?
近來有些缺乏動力, 但我沒有遺棄它的打算!
週日下午, 沖了杯 Kenya Lena AA, 中淺的焙度; 以肯亞來說, 酸味少了些刺激感, 但甜度仍相當不錯; 幾個月的肯亞及耶加喝來, 已習慣這種充盈於口鼻的果香味, 稍薄的 body 讓這種香氣更顯輕盈而有活力, 與大多數較為豐厚的肯亞相比, 這個有時會被視為缺陷的樣貌此時不會給人不滿足之感
上個月完成了生涯(至今)最大一筆 CD 採購, 一次買了五六百張 CD , Jazz 雖僅佔其中的五分之一, 卻也已在我原本少得可憐的收藏數量之上了, 另外五分之四的片子則是大幅的增加了我古典樂的錄音數量; 這批 CD 以歐洲小廠錄音為主, Lapi 花了一週的時間整理, 幾個合購的人挑選交換了一個下午, 過程是愉悅掙扎與痛苦的綜合體, 愉悅的是眼前這麼一堆難以獲得的唱片竟有一部份屬於我, 掙扎則來自於竟然只有一部份屬於我, 而痛苦的則是為了決定哪部份屬於我所帶來肉體上的痠痛; 這一大堆 CD 與我原有的收藏全無重覆, 光看便足以使人產生似乎有些病態的滿足感; 嗯, 不過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拿出來聽, 原因是另一筆大的花費......
這兩個月除了完成 CD 大採購之外, 也決定了整理這老舊住處的方案; 感謝家人與女友的容忍, 幾個月後我將有更大的聆樂空間; 與 CD 挑選同樣的難以取捨則來自理想及預算間的拉扯, 在設計師的協助下, 最終決定了一個超出了一點預算, 但成果可能相當不錯的計劃; 令人期待, 但看著我這幾項興趣產生的一屋子設備, 雖不至於讓人打退堂鼓, 卻也不由得嘆上幾口氣......
手沖的 Kenya Lena, Alexis de Castillon 的鋼琴四重奏, 雖然現下有重要的事等著處理, 但好歹也讓我喝完這杯吧?
近來有些缺乏動力, 但我沒有遺棄它的打算!
週日下午, 沖了杯 Kenya Lena AA, 中淺的焙度; 以肯亞來說, 酸味少了些刺激感, 但甜度仍相當不錯; 幾個月的肯亞及耶加喝來, 已習慣這種充盈於口鼻的果香味, 稍薄的 body 讓這種香氣更顯輕盈而有活力, 與大多數較為豐厚的肯亞相比, 這個有時會被視為缺陷的樣貌此時不會給人不滿足之感
上個月完成了生涯(至今)最大一筆 CD 採購, 一次買了五六百張 CD , Jazz 雖僅佔其中的五分之一, 卻也已在我原本少得可憐的收藏數量之上了, 另外五分之四的片子則是大幅的增加了我古典樂的錄音數量; 這批 CD 以歐洲小廠錄音為主, Lapi 花了一週的時間整理, 幾個合購的人挑選交換了一個下午, 過程是愉悅掙扎與痛苦的綜合體, 愉悅的是眼前這麼一堆難以獲得的唱片竟有一部份屬於我, 掙扎則來自於竟然只有一部份屬於我, 而痛苦的則是為了決定哪部份屬於我所帶來肉體上的痠痛; 這一大堆 CD 與我原有的收藏全無重覆, 光看便足以使人產生似乎有些病態的滿足感; 嗯, 不過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拿出來聽, 原因是另一筆大的花費......
這兩個月除了完成 CD 大採購之外, 也決定了整理這老舊住處的方案; 感謝家人與女友的容忍, 幾個月後我將有更大的聆樂空間; 與 CD 挑選同樣的難以取捨則來自理想及預算間的拉扯, 在設計師的協助下, 最終決定了一個超出了一點預算, 但成果可能相當不錯的計劃; 令人期待, 但看著我這幾項興趣產生的一屋子設備, 雖不至於讓人打退堂鼓, 卻也不由得嘆上幾口氣......
手沖的 Kenya Lena, Alexis de Castillon 的鋼琴四重奏, 雖然現下有重要的事等著處理, 但好歹也讓我喝完這杯吧?
Friday, October 11, 2013
倦?
似乎又不像......
這段時間陷入了某種奇特的狀態, 慢跑的里程數增加了些, 小說看了幾本, 單車照騎, 咖啡照喝, 事實上還實驗出了些很不錯的結果; 無論公私, 很多事情正在進行中, 但似乎缺乏了一些熱情, 音樂聽得比之前少了點, 原本就很少的思考變得更少了, 對很多事有種 "無感" 的感覺, 相當糟糕啊......
幾個月來, 古樂樣式的演奏佔據了大部份音響開機的時間, 拿出好久沒聽的葛洛米歐; 休假的下午, 沖了杯 Kochere 的水洗耶加雪夫, 這揉弦的聲音, 搭配上耶加的果香和甜味, 說真的, 還蠻讓人想念; 只是, 生活中的事有時難免覺得有些矛盾, 如同水洗豆味道甜美乾淨, 卻也讓人覺得不夠複雜, 清楚的音響一直是我所愛, 卻也不免在撥放某些錄音時讓人不由得嘆口氣, 諸如此類, 真是麻煩
幾個月後, 音響應該會有個更大更好的空間, 希望到時的我能滿意這一切
雖然不相信有上輩子, 不過 "上輩子燒好香" 倒是很能形容某些事, 至少現在看來是這樣, 哈~
這段時間陷入了某種奇特的狀態, 慢跑的里程數增加了些, 小說看了幾本, 單車照騎, 咖啡照喝, 事實上還實驗出了些很不錯的結果; 無論公私, 很多事情正在進行中, 但似乎缺乏了一些熱情, 音樂聽得比之前少了點, 原本就很少的思考變得更少了, 對很多事有種 "無感" 的感覺, 相當糟糕啊......
幾個月來, 古樂樣式的演奏佔據了大部份音響開機的時間, 拿出好久沒聽的葛洛米歐; 休假的下午, 沖了杯 Kochere 的水洗耶加雪夫, 這揉弦的聲音, 搭配上耶加的果香和甜味, 說真的, 還蠻讓人想念; 只是, 生活中的事有時難免覺得有些矛盾, 如同水洗豆味道甜美乾淨, 卻也讓人覺得不夠複雜, 清楚的音響一直是我所愛, 卻也不免在撥放某些錄音時讓人不由得嘆口氣, 諸如此類, 真是麻煩
幾個月後, 音響應該會有個更大更好的空間, 希望到時的我能滿意這一切
雖然不相信有上輩子, 不過 "上輩子燒好香" 倒是很能形容某些事, 至少現在看來是這樣, 哈~
Sunday, August 11, 2013
日曬耶加, 馬勒
近來公私兩頭都有些事, 說忙嘛, 私事其實是自找的, 但生活總得有些目標, 也總得適時的完成一些 milestone 來鼓勵自己,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可能會有些累人的大變動啊......
幾個月前買了些馬勒的 CD, 對於這位吸引不少樂迷的作曲家, 我一直沒能好好欣賞他的作品, 購入些不同的版本希望能好好聽聽, 可惜近來很難靜心體會, 因此這事的進度也就跟一些其它事情一樣, 相當緩慢......
日曬的耶加雪夫, 這批豆子較以往的日曬豆更具多元風味, 不論香氣或味道, 變化都相當明顯而富層次, 猜想或許在日曬前的處理(偷懶?)保留了更多果肉吧; 除此之外, 它也帶有一個特別的香氣, 先前不曾在其它咖啡豆上嘗到過; 很有特色的豆子, 可以想見, 對這豆子的評價勢必兩極化, 欣賞這特色的人很難不愛上它, 而嫌棄的人應也不會是一小撮
炎熱的週日下午, 溫度高到不適合大多戶外活動, 一杯日曬耶加, 加上馬勒的交響曲, 同樣多元的內容讓人一時有些不知該將注意放在哪, 或許不是消暑良方, 搭配起來倒也不覺突兀
幾個月前買了些馬勒的 CD, 對於這位吸引不少樂迷的作曲家, 我一直沒能好好欣賞他的作品, 購入些不同的版本希望能好好聽聽, 可惜近來很難靜心體會, 因此這事的進度也就跟一些其它事情一樣, 相當緩慢......
日曬的耶加雪夫, 這批豆子較以往的日曬豆更具多元風味, 不論香氣或味道, 變化都相當明顯而富層次, 猜想或許在日曬前的處理(偷懶?)保留了更多果肉吧; 除此之外, 它也帶有一個特別的香氣, 先前不曾在其它咖啡豆上嘗到過; 很有特色的豆子, 可以想見, 對這豆子的評價勢必兩極化, 欣賞這特色的人很難不愛上它, 而嫌棄的人應也不會是一小撮
炎熱的週日下午, 溫度高到不適合大多戶外活動, 一杯日曬耶加, 加上馬勒的交響曲, 同樣多元的內容讓人一時有些不知該將注意放在哪, 或許不是消暑良方, 搭配起來倒也不覺突兀
Sunday, July 7, 2013
這傢伙的李斯特
近來忙碌, 假日也常排滿行程, 難得這週兩天大空檔, 平時盯著螢幕的時間很長, 趁這兩天假暫時減少書本及電腦, 騎車, 喝咖啡, 聽音樂, 眼睛休息, 心情也放鬆
Francois-Frederic Guy 演奏的 Liszt, 會入手張 CD 有兩個主因: 想聽聽 Zig-Zag 的鋼琴錄音, 以及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聽完這曲, 這張片子有好一陣就疊在我的 CD 堆裡
喝了好一陣子 Kenya, 再怎麼喜歡的豆子, 一直連發也是會膩, 這次就拿了些 Yirgacheffi, 其中還有很久不見的日曬豆; 日曬豆常見著形容詞是"狂野", 老實說, 我覺得這詞套在咖啡上有點難想像, 我的感覺是層次: 良好的甜味, 多段的香氣, 以及多變的果酸; 雖外觀上比水洗豆醜了不少, 但內涵可是一點不缺
熱得要命的七月, 運動的時間大概只能擺在九點以前的早晨跟七點以後的晚上; 清晨跟新認識的朋友們一同出遊, 一路大多是相當輕鬆的邊騎邊聊, 正好也試試新換上的座墊; 座墊大概是整台車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組件, 車架第一, 其次輪組, 變速再次, 座墊? 一開始組車時可能覺得有就好, 騎上一段時間之後大概就很難避免陷入"我需要一張適合的好座墊"的錢坑; 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現在, 其它零組件都有前人意見可以參考, 唯獨坐墊人人不同, 旁人坐來舒適無比, 對我來說卻可能如坐針氈; 上一張撐了兩年, 其實沒什麼缺點, 但仍忍不住下手換了這好奇已久的 Selle SMP, 調整了幾次, 目前為止相當不錯, 但仍缺更長的行程來驗證
期待的曲目不合胃口讓我好一陣子提不起興致再聽這錄音, 在這個原本打算慢跑卻被臨時取消的早晨終於又放進了轉盤; 偏慢的速度, 較柔和的指法, 稍弱的動態對比, 帶著一些頓點的節奏, 拿來演奏B Minor 或許不怎麼樣, 但其它曲子倒是慢慢聽出了一點樣子
31度的早上, Konga Zone 的日曬耶加, 隨著舌面上擴散開來的甜味, 特殊的果香也一層層在鼻腔展開; 右手拿著筆, 盯著筆記本, "這就是浪漫嗎?", 或許這傢伙(Guy)要呈現的感覺是這樣吧?
Francois-Frederic Guy 演奏的 Liszt, 會入手張 CD 有兩個主因: 想聽聽 Zig-Zag 的鋼琴錄音, 以及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聽完這曲, 這張片子有好一陣就疊在我的 CD 堆裡
喝了好一陣子 Kenya, 再怎麼喜歡的豆子, 一直連發也是會膩, 這次就拿了些 Yirgacheffi, 其中還有很久不見的日曬豆; 日曬豆常見著形容詞是"狂野", 老實說, 我覺得這詞套在咖啡上有點難想像, 我的感覺是層次: 良好的甜味, 多段的香氣, 以及多變的果酸; 雖外觀上比水洗豆醜了不少, 但內涵可是一點不缺
熱得要命的七月, 運動的時間大概只能擺在九點以前的早晨跟七點以後的晚上; 清晨跟新認識的朋友們一同出遊, 一路大多是相當輕鬆的邊騎邊聊, 正好也試試新換上的座墊; 座墊大概是整台車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組件, 車架第一, 其次輪組, 變速再次, 座墊? 一開始組車時可能覺得有就好, 騎上一段時間之後大概就很難避免陷入"我需要一張適合的好座墊"的錢坑; 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現在, 其它零組件都有前人意見可以參考, 唯獨坐墊人人不同, 旁人坐來舒適無比, 對我來說卻可能如坐針氈; 上一張撐了兩年, 其實沒什麼缺點, 但仍忍不住下手換了這好奇已久的 Selle SMP, 調整了幾次, 目前為止相當不錯, 但仍缺更長的行程來驗證
期待的曲目不合胃口讓我好一陣子提不起興致再聽這錄音, 在這個原本打算慢跑卻被臨時取消的早晨終於又放進了轉盤; 偏慢的速度, 較柔和的指法, 稍弱的動態對比, 帶著一些頓點的節奏, 拿來演奏B Minor 或許不怎麼樣, 但其它曲子倒是慢慢聽出了一點樣子
31度的早上, Konga Zone 的日曬耶加, 隨著舌面上擴散開來的甜味, 特殊的果香也一層層在鼻腔展開; 右手拿著筆, 盯著筆記本, "這就是浪漫嗎?", 或許這傢伙(Guy)要呈現的感覺是這樣吧?
Sunday, April 28, 2013
帶有缺陷的美好
清明過後仍陰雨不斷, 週末偶爾露臉的短暫陽光也只能讓人在室內嘆幾口氣, 幸好先前累積的音樂及小說不少, 加上幾杯咖啡, 連續下雨的影響大概減低到只剩濕氣很重讓人不快
肯亞小圓豆, 稍作調整的簡單烘焙曲線; 這小圓豆是個令人困擾的品種, 較之一般肯亞, 它酸度低且厚度稍薄, 果香及甜度很不錯, 整體的味道有些清淡, 什麼都有而都清淡; 中淺焙下, 它特色鮮明清新, 卻也缺乏厚度, 中深以上的烘焙雖略補厚度上的不足, 但同時也因果香的減損而成為平庸之物; 平均的普通? 亦或是接受它的缺點並享受其特色? 以 espresso 呈現時, 在濃度的加持下, 特有的香甜被放大而使得一切相當完美; 化為手沖咖啡時, 小圓豆的厚度及喉韻雖有不足, 卻在美好的果味掩護下不顯缺憾, 如同古樂形式的四季協奏曲, 小巧的編制缺少大樂團的濃厚, 仍能以輕靈的生命力與之抗衡, 甚至猶有過之; 最大的缺點應是在與牛奶混合之後, 過於單薄的味道無法從牛奶中突圍而出, 原有的清新果香淹沒在奶味之中, 僅餘淡淡甜味指出它的存在, 讓人覺得可惜......
楚培進了一批義大利的爵士樂, 算爵士樂吧? 全是沒聽過的樂手, 挑了一片, 錄音相當不錯, 電吉他與木吉他的雙人組合, 樂風上有點 fusion 的味道; 在自己好一段時間沒有調整的系統上播放出來, 完美? 稱不上, 卻也沒有太大的缺點可挑剔, 有種滿意而頓失下一個目標的感覺, 至少目前如此
有時, 會忍不住努力改變某些事物, 以求更平衡以及更少的缺點, 但往往過了段時間後回頭再看, 會發現如此改變付出的代價遠大於獲得, 平衡的普通大多不如有缺陷的美好
肯亞小圓豆, 稍作調整的簡單烘焙曲線; 這小圓豆是個令人困擾的品種, 較之一般肯亞, 它酸度低且厚度稍薄, 果香及甜度很不錯, 整體的味道有些清淡, 什麼都有而都清淡; 中淺焙下, 它特色鮮明清新, 卻也缺乏厚度, 中深以上的烘焙雖略補厚度上的不足, 但同時也因果香的減損而成為平庸之物; 平均的普通? 亦或是接受它的缺點並享受其特色? 以 espresso 呈現時, 在濃度的加持下, 特有的香甜被放大而使得一切相當完美; 化為手沖咖啡時, 小圓豆的厚度及喉韻雖有不足, 卻在美好的果味掩護下不顯缺憾, 如同古樂形式的四季協奏曲, 小巧的編制缺少大樂團的濃厚, 仍能以輕靈的生命力與之抗衡, 甚至猶有過之; 最大的缺點應是在與牛奶混合之後, 過於單薄的味道無法從牛奶中突圍而出, 原有的清新果香淹沒在奶味之中, 僅餘淡淡甜味指出它的存在, 讓人覺得可惜......
楚培進了一批義大利的爵士樂, 算爵士樂吧? 全是沒聽過的樂手, 挑了一片, 錄音相當不錯, 電吉他與木吉他的雙人組合, 樂風上有點 fusion 的味道; 在自己好一段時間沒有調整的系統上播放出來, 完美? 稱不上, 卻也沒有太大的缺點可挑剔, 有種滿意而頓失下一個目標的感覺, 至少目前如此
有時, 會忍不住努力改變某些事物, 以求更平衡以及更少的缺點, 但往往過了段時間後回頭再看, 會發現如此改變付出的代價遠大於獲得, 平衡的普通大多不如有缺陷的美好
Monday, March 25, 2013
楚培樂坊 “炭火下的咖啡獨白” 咖啡講座後記
去年開始,友人楚培陸續辦了一系列人文講座,主題涵蓋了音樂、音響、建築、設計等各式題材,很有心的試圖組織出一個延續性的設區人文活動。活動邀請各主題下的專業講師主講,有趣且有料。很榮幸的,在去年底也安排了一場給我,主題是我的一個小興趣,咖啡。活動時間在今年的 3 月 16 日。有前面幾場成功的例子,雖感壓力但也讓人勉力而為。
相較於其他主講人,我實在沒有什麼可說嘴的料,與其說這是場講座,我更傾向稱它作分享,分享我愉快的小嗜好。進行方式在於一個想法,人,特別是我自己,總是太習慣於接受而惰於思考。從學校課程到戶外活動,在這資訊過多的環境下,我越來越少思考及感受,即便是音樂及飲食這樣個人的事物,也常求助於網路。別人告訴我什麼好聽、好吃,彷彿我的感官不存在。因此,從接到這半開玩笑的邀請時,我便打定主意,不以 “教學” 的方式進行這講座。我 “分享” 這嗜好,並試著引發參與者的想法,希望在結束時大家都能有所得,內在發出的收獲。
正如同我在很多方面的狀況,想法很容易,執行起來充滿困難。一個懶得思考的人竟想引發別人思考,顯然是個笑話。但它很有趣,所以,就讓我來鬧個笑話吧!
這次分享的主角是 Kenya Nyeri AA Top 。要引發想法,塑造差異是一個種容易的途徑。這差異既要能讓新手容易分辨,又不能過於極端而造成反感。幸好是咖啡有足夠的元素能作出這變化。豆種間存在差異大概是常識了,也因此,若能用同一個品種的咖啡豆玩出花樣,似乎能收奇效。就拿烘焙作這次的變因吧!深、中、淺是必需,養豆可作額外變化, 4 次出於同一袋豆子的不同咖啡!這袋 Kenya 甜度不錯、該有的厚度不缺、果香的層次感不差,酸度仍在但沒有大多 Kenya 的刺激性,比較 “圓潤” 的酸味,自己喝來稍嫌不過癮,但用在這次分享應該相當合適。
咖啡分享是件有些麻煩的事,有豆子要烘、器材要帶、咖啡要沖。參與的人少了未免冷清,多了怕我無法顧及大家拿到咖啡的時間及品質。最終還是得有些取捨, 10 人為限的小型活動,幸而也有這麼多人冒險捧場。
現場沖咖啡一定會有空檔,既是在音響店辦活動,不利用這些大好器材未免可惜,空檔就讓音樂串場吧。輕鬆的放些背景音樂固然自在,我卻想玩些花樣。咖啡有差異,若音樂能起引導效果不是更有趣嗎?如此音樂勢必從我熟悉的曲目挑選,且我尚需有對應得上 4 種咖啡的 4 個版本。加斯巴之夜的水精靈於是入選,就讓她擔任咖啡的導覽吧。有人發現這關聯是驚喜,沒有也是可以想見的正常情況。
分享的流程分為幾個段落:
1. 個人簡介;
2. 喝一杯咖啡時可能會嘗到的元素;
3. 聽音樂、喝咖啡、以及想法的交流。
第 3 段再包含 4 個循環, 4 段不同演奏家演出的加斯巴之夜,以及 4 種不同的 Kenya Neyri AA Top :
Tharaud + 中深焙
Pogorelich + 中焙
Francois + 中淺焙
Ader + 養豆 2 個月的中深焙
一如預期,沒人注意到音樂。中淺焙意外的受歡迎,中焙次之,養豆 2 個月的居末。參與者從有興趣接觸咖啡,到喝了數年也自己沖煮的人都有;回應的感想也五花八門,從 “酸 、 “不甜” 的單詞到前中後味,甚至用獨奏及樂團來作比喻都有,很有趣。同豆種的設計也起了一些效果,雖不足以讓人驚訝。
最終我不確定是不是達到 “讓人產生想法” 的目標,但過程中,沖咖啡的時間有點 “乾” ,音樂未能起到引導,或至少填補空檔,的效果;我的說明似乎放了太多個人想法;咖啡的差異及過程的流暢度都有改善空間。好玩,但嚴格說來不算成功,或許是最初的目標太難了吧。雖是如此,但我還是很高興能這樣玩上一次~~
相較於其他主講人,我實在沒有什麼可說嘴的料,與其說這是場講座,我更傾向稱它作分享,分享我愉快的小嗜好。進行方式在於一個想法,人,特別是我自己,總是太習慣於接受而惰於思考。從學校課程到戶外活動,在這資訊過多的環境下,我越來越少思考及感受,即便是音樂及飲食這樣個人的事物,也常求助於網路。別人告訴我什麼好聽、好吃,彷彿我的感官不存在。因此,從接到這半開玩笑的邀請時,我便打定主意,不以 “教學” 的方式進行這講座。我 “分享” 這嗜好,並試著引發參與者的想法,希望在結束時大家都能有所得,內在發出的收獲。
正如同我在很多方面的狀況,想法很容易,執行起來充滿困難。一個懶得思考的人竟想引發別人思考,顯然是個笑話。但它很有趣,所以,就讓我來鬧個笑話吧!
這次分享的主角是 Kenya Nyeri AA Top 。要引發想法,塑造差異是一個種容易的途徑。這差異既要能讓新手容易分辨,又不能過於極端而造成反感。幸好是咖啡有足夠的元素能作出這變化。豆種間存在差異大概是常識了,也因此,若能用同一個品種的咖啡豆玩出花樣,似乎能收奇效。就拿烘焙作這次的變因吧!深、中、淺是必需,養豆可作額外變化, 4 次出於同一袋豆子的不同咖啡!這袋 Kenya 甜度不錯、該有的厚度不缺、果香的層次感不差,酸度仍在但沒有大多 Kenya 的刺激性,比較 “圓潤” 的酸味,自己喝來稍嫌不過癮,但用在這次分享應該相當合適。
咖啡分享是件有些麻煩的事,有豆子要烘、器材要帶、咖啡要沖。參與的人少了未免冷清,多了怕我無法顧及大家拿到咖啡的時間及品質。最終還是得有些取捨, 10 人為限的小型活動,幸而也有這麼多人冒險捧場。
現場沖咖啡一定會有空檔,既是在音響店辦活動,不利用這些大好器材未免可惜,空檔就讓音樂串場吧。輕鬆的放些背景音樂固然自在,我卻想玩些花樣。咖啡有差異,若音樂能起引導效果不是更有趣嗎?如此音樂勢必從我熟悉的曲目挑選,且我尚需有對應得上 4 種咖啡的 4 個版本。加斯巴之夜的水精靈於是入選,就讓她擔任咖啡的導覽吧。有人發現這關聯是驚喜,沒有也是可以想見的正常情況。
分享的流程分為幾個段落:
1. 個人簡介;
2. 喝一杯咖啡時可能會嘗到的元素;
3. 聽音樂、喝咖啡、以及想法的交流。
第 3 段再包含 4 個循環, 4 段不同演奏家演出的加斯巴之夜,以及 4 種不同的 Kenya Neyri AA Top :
Tharaud + 中深焙
Pogorelich + 中焙
Francois + 中淺焙
Ader + 養豆 2 個月的中深焙
一如預期,沒人注意到音樂。中淺焙意外的受歡迎,中焙次之,養豆 2 個月的居末。參與者從有興趣接觸咖啡,到喝了數年也自己沖煮的人都有;回應的感想也五花八門,從 “酸 、 “不甜” 的單詞到前中後味,甚至用獨奏及樂團來作比喻都有,很有趣。同豆種的設計也起了一些效果,雖不足以讓人驚訝。
最終我不確定是不是達到 “讓人產生想法” 的目標,但過程中,沖咖啡的時間有點 “乾” ,音樂未能起到引導,或至少填補空檔,的效果;我的說明似乎放了太多個人想法;咖啡的差異及過程的流暢度都有改善空間。好玩,但嚴格說來不算成功,或許是最初的目標太難了吧。雖是如此,但我還是很高興能這樣玩上一次~~
Thursday, February 28, 2013
雜記, 一次簡單的烘焙
二月的最後一天, 是個不用碰運氣也不用 "輪班" 的假日, 至少四年之中會有三年如此; 補眠, 音樂, 影集, 清掃, 咖啡, 如果順利加上運動, 或許可說是美好假日的一種形式
剛烘好的咖啡豆, 88 度 C 的熱水, 烘焙溫度不算很高, 但膨脹的樣子很漂亮, 像是一個才出爐的布朗尼; 酸味明顯而溫和, 果香誘人且甜度極好, 非常好喝的一杯 Kenya
隔著毛玻璃和窗簾的陽光, Schumann, Sonata op. 22, Dominique Merlet 演奏, 相當適合一陣忙碌後停下來啜飲咖啡的片段, 一種浪漫又不過頭的感覺
極好的結果出自極簡單的烘焙曲線, 很驚訝, 先前沒有類似的烘焙記錄, 結果美好卻也令人有些沮喪, 就這樣? 這麼容易便能有如此成果? 我之前不可能沒有試過, 但為何連印象都沒有? 或許先前的嘗試不足以讓我記住, 那又是為什麼呢? 這簡單的過程存在了什麼差異嗎? 這些尚未找出答案的問題就是一部份樂趣了, 在此之前, 享受這令人愉悅的片刻咖啡吧~
剛烘好的咖啡豆, 88 度 C 的熱水, 烘焙溫度不算很高, 但膨脹的樣子很漂亮, 像是一個才出爐的布朗尼; 酸味明顯而溫和, 果香誘人且甜度極好, 非常好喝的一杯 Kenya
隔著毛玻璃和窗簾的陽光, Schumann, Sonata op. 22, Dominique Merlet 演奏, 相當適合一陣忙碌後停下來啜飲咖啡的片段, 一種浪漫又不過頭的感覺
極好的結果出自極簡單的烘焙曲線, 很驚訝, 先前沒有類似的烘焙記錄, 結果美好卻也令人有些沮喪, 就這樣? 這麼容易便能有如此成果? 我之前不可能沒有試過, 但為何連印象都沒有? 或許先前的嘗試不足以讓我記住, 那又是為什麼呢? 這簡單的過程存在了什麼差異嗎? 這些尚未找出答案的問題就是一部份樂趣了, 在此之前, 享受這令人愉悅的片刻咖啡吧~
Tuesday, January 8, 2013
一日忙錄後, Diabelli, Kenya
雖然稍微聽過一些唱片設計的皮毛, 但對於從封面來鑑別內容這件事還是無能為力, 這情況最大的好處是偶有驚喜
烘了些咖啡豆留存, 準備之後利用, 當然, 也把接下來兩週要喝的豆子備妥了, 最近這幾年難得手上有這麼多 Kenya AA, 此時不多喝些似乎對不起自己
Anton Diabelli, 一個在這張 CD 之前沒有接觸過的作曲家, 對這種情況早已習慣, 在古典樂這樣一個大的範圍內, 我接觸過的恐怕只是其中一小撮人; 1830 年的吉他與仿 1796 年的古鋼琴合奏, 是吸引我買下這張唱片的原因, Ligia Digital 的錄音相當好, 整張聽來頗為輕快, 如同一杯中淺焙 Kenya AA, 入口後自然的果酸, 伴隨著誘人的果香在口鼻中散開, 相當不錯的甜度與焦糖香氣, 足以吸引人的感官, 卻又沒有扯著衣領逼人非得正視它的壓力, 很舒適, 很放鬆, 傳達著單純的愉悅, 很棒的一杯咖啡, 很棒的一張唱片
烘了些咖啡豆留存, 準備之後利用, 當然, 也把接下來兩週要喝的豆子備妥了, 最近這幾年難得手上有這麼多 Kenya AA, 此時不多喝些似乎對不起自己
Anton Diabelli, 一個在這張 CD 之前沒有接觸過的作曲家, 對這種情況早已習慣, 在古典樂這樣一個大的範圍內, 我接觸過的恐怕只是其中一小撮人; 1830 年的吉他與仿 1796 年的古鋼琴合奏, 是吸引我買下這張唱片的原因, Ligia Digital 的錄音相當好, 整張聽來頗為輕快, 如同一杯中淺焙 Kenya AA, 入口後自然的果酸, 伴隨著誘人的果香在口鼻中散開, 相當不錯的甜度與焦糖香氣, 足以吸引人的感官, 卻又沒有扯著衣領逼人非得正視它的壓力, 很舒適, 很放鬆, 傳達著單純的愉悅, 很棒的一杯咖啡, 很棒的一張唱片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