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Speed, Passion, & Control

六年, 在這還算不上長的人生中, 有六年是天天走一樣的路, 早上起床, 昏昏沉沉的套上外衣, 騎著 125cc 的小綿羊往山上走, 六年了, 路上的每個彎, 每個坑坑疤疤的段落, 一清二楚, 精神好時可以壓車聽著腳架磨到柏油路面的聲音, 一邊閃過坑洞, 一邊用六十公里以上的速度滑過狹窄的彎道, 偶爾精神不濟, 半睜著眼上了車, 稍覺清醒時目的地也到了, 六年來, 走了上千次, 彷彿一切都是肌肉記憶......

從電子防潮箱拿出咖啡豆, 是, 擺在那的確是誇張了點, 但反正裡面也沒什麼東西, 不放白不放; 走到已暖機四十分鐘的 espresso maker 前, 行禮如儀的放水, 磨豆, 填粉, 沖煮; 心中帶著一絲興奮, 依前幾天手沖的經驗, 對這次烘的豆子我期待很高

一天, 同樣只刷牙沒洗臉, 同樣的外衣牛仔褲, 同樣的包包, 出了門, 看到一個好像有點眼熟的外國人, 對著我說, 你好, 我是 Michael Schumacher, 我今天載你一程; 同樣的不清醒, 上了停在家門口的 Ferrari, 他一踩油門, 嗯, 好, 我醒了; 同樣的路, 兩倍的速度, 右手抓著車門上的把手, 左手抓著椅子, 再熟悉不過的一段路; 舉起左手, 小心! 前面那個彎很...一個震動, 人同時往右邊甩, 很好, 後面那個彎很窄而且路面不平......


沒讓我失望, 明顯的果酸隨著美好的甜味在口腔裡散開, 喉嚨湧上的香氣稍有不足, 但回甘仍很不錯; 週六下午來這麼一杯再好不過, 如果能複製得出來, 它應該就是往後一段時間裡 espresso 的基底了, 至少...在漲到不合理的價格之前......

因為緊張而睜大了雙眼, 路旁不需要回想就會出現在腦子裡的景象, 在這個車速下依然清析不過, 招牌, 路標, 建築, 想來不甚合理, 但是, 兩倍的速度, 兩倍清楚, 眼前的畫面幾乎就跟腦子裡的影像同步!

是啊, 我買到 Chailly 這套精裝外盒的 Beethoven 九大交響曲了

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夢想家


國家生日的音樂劇, 托友人贈票方得入場一觀, 全劇以古今兩段時間交錯, 兩個時間各自主角的夢想匯集而成, 幾首創作曲與時空及人物搭配, 從小人物的夢想進而影響大時代的改變, 現場演出的音樂與幾段場景配合得很不錯, 佈景也頗精緻而俱特色, 小處可看出整齣劇在設計上的巧思, 相當有趣; 缺點嘛, 劇情實在太八股了, 小地方展現創意, 但大架構卻了無新意, 可惜了演員表現及音樂場景的亮點

2011/10/11

Monday, October 10, 2011

古樂, 木笛, 音樂會


10/6, 柏林古樂協會與 Steger 的演出; 老實說, 對木笛原本不是很有興趣, 應該說, 對大部份名子裡有笛為主奏樂器的曲子興趣都不高, 大概是之前被某些長笛曲悶到了吧, 因此一開始打算聽的是另場演出, 但在 Mingus 的大力推薦下, 最終是買了這張貴上不少的票

對古樂有興趣很久, 但在購片的 list 裡它們一直也排不到前面, 持續被插單的情況下, 直到這兩三年才算是跟現代樂一起進到常聽的範圍; 相較於後來發展出來的音樂類型, 感覺古樂常常更單純, 更活潑, 更有人味, 雖是一些完全不熟悉的作曲家, 但撇開錄音狀況不談, 購入後幾乎沒有感到後悔, 如此經驗, 讓我開始覺得似乎是該要找個機會聽聽現場的古樂演出了, 實際到場體會一下不同的活力

偌大的舞台上只站(嗯, 除了大鍵琴, 他是坐著)十數位演奏家, 看起來有些單薄, 加上花了些錢卻只能坐在相當後排的位子, 讓人不禁擔心聲音聽來是否也是如此; 果然, 空間是太大了些, 這樣的編制如果能到小一點的廳, 讓聲音更集中些, 想必不是加個幾分而已, 為了遷就售票的需求, 實在有些可惜; 但, 也是果然, 幾位演奏家在台上隨著音律晃動搖擺, 展現出比大編制更生動, 更活潑, 更有人味, 非常...agile 的演出, 讓原本餐後有些昏昏欲睡的精神為之一振, 編制小, 卻也因此更能展現出樂手間的互動及配合, 雖然, 很慚愧的, 今晚的曲目, 除了 JS Bach 的布蘭登堡協奏曲之外, 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 坐在位子上仍能明顯的感受到音樂的活力, 以及樂手們不同於古典樂曲的親近感, 彷彿這些愉快的音樂就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有別於一般古典樂容易讓人稍覺距離的感受, 要不是空間上的缺點, 這真足以讓人到場一次就愛上古樂

Maurice Steger 不愧被稱作是世界首席的木笛演奏家, 原先對於木笛興趣稍低, 大概與它的長像有關, 跟國小時拿的直笛差不多, 還沒聽過就對這不怎麼酷的外觀打了折扣, 但這樂器在他的操作下發出極輕快的樂音, 原來木笛也能有如此超技演出, 加上不同材質形成的音色差異, 幾首曲子下來換了不下四五支木笛, 整體變化頗為豐富; 此外, Steger 本人的演出也非常"搶戲", 肢體動作隨著音樂極有變化, 讓人不禁讚嘆, 原來, 木笛演奏是種全身運動啊~~

Sunday, August 21, 2011

有一種聲音

週日下午, 幫號角打打蠟, 吃了些葡萄, 烘了些豆子, 撥了幾通電話

連續換了幾張聽不到一半的 CD, 可惜了這些音樂; 拿起吸塵器, 破窗理論就是這麼回事, 放著不管, 自然就會一直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 整理了一次, 再來就會麻煩一點, 就讓吸塵器的聲音響上這麼一下子吧


林佳靜演奏 Valentin Silvestrov 的鋼琴曲, 不同於一般的現代音樂, 這曲子相當特別, 若是在深夜撥放, 很容易便在躺椅上聽著聽著睡著; 曲子中放入了許多空白, 不論是暫停或是休止, 在使柔和樂聲更顯著的同時, 也用這些樂聲進一步的展現出無聲之處, 彷彿在海邊, 浪輕輕的拍打著沙灘, 輕柔的聲音, 伴隨著無風無月的夜, 適合人思考及沉靜, 一種會帶來寧靜的聲音

一陣子沒買咖啡豆, 昨日烘給 Mingus 一些之後, 自己只剩 Geisha 可以喝; 不同以往的烘焙曲線, 創造出了一個相當特別的風貌, 帶酸, 但是非常溫和的口感, 從口腔一路滑進喉嚨的香氣, 剛烘好便是如此, 讓人有些期待隔一兩天後的變化

能夠帶來喜悅, 或是難過與焦慮

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近況

連日忙碌, 不論平日或週末, 幸而, 整體來說忙得愉快!


身為一個 (假裝的? ) 愛樂人, 每個月總是會提撥一些預算來添購新的音樂, 有時是計劃好要買, 有時是趁特價上網選購, 有時是順道逛逛就隨手拿了, 但總體來說, 主要的原因或許可以說得上是空虛吧, 找點音樂來填補彷彿缺了的什麼, 而它們也一直沒讓我失望, 偶有感動, 便足以讓人寄托; 這幾週, 週中事務煩雜, 週末也是要事不少, 工作越忙, 玩得也越多, 預算捉襟見肘之際, 正是復習先前所購音樂的好時機, J.C.E 的鋼琴協奏曲就這樣在 DVD player 裡轉了好幾天, 終於在昨晚拿了出來, 交接給Kodaly 的大提琴奏鳴曲

前兩次烘焙的 Panama Carmen 及 Iskanda la Minita 都作成了咖啡牛奶, 當早餐方便, 晚上想喝一杯省工夫, 打算分享給他人時也容易被接受, 只可惜, 人總是會幹點蠢事; 這次改烘 Panama Geisha, 奶味喝多, 膩了, 還是回來每晚享受一下拿著手沖壺的樂趣吧; 曾看朋友說, 沒見過面, 但我希望他視我為朋友, 咖啡帶來的樂趣主要在沖煮的過程, 最後那杯飲料只是附帶的贈品, 雖然我愛的主要是咖啡本身, 但這說法想來好像在某種層面上還真有點道理, 畢竟玩這些器材的時間可能要比往嘴裡倒咖啡的時間多多了, 在我身上它們如同一體, 共生共存

拎著咖啡杯的夜, 整間小公寓只開了一盞台燈, 繁忙且常帶焦慮的心情......
2011/08/07

Sunday, July 3, 2011

樓頭殘夢

Debussy, La Filla aux Cheveux de Lin, Zimerman

帶著些許不甘現狀的心, 終於是在幾天前收到了考慮許久之物, 從取得了這動人的夢境後, 似乎便註定了不斷的追尋, 總是帶著希望與好奇, 試著去探索那不知存在於心裡還是感官的變化, 就是這樣吧, 想來也不致傾家蕩產, 就讓這動作成為除了音樂之外的樂趣吧

連日晚睡, 雖起床時已是日正當中, 仍覺昏沉, 提不起興致出門運動, 隨手拿了張唱片, run in 零件的同時總還是能夠讓人沉浸在樂聲中; 這兩個小道具著實大得出奇, 令人有種稍開眼界, 或許也覺得物有所值, 之感, 期待最終的結果如同一開始的印象, 讓人驚訝而愉悅


兩週前烘的 Iskandar la Minita, 正常來說, 這些豆子放了太久; 近來忙碌, 時而晚歸, 隔日便需早起, 雖咖啡因對我的影響不大, 如此生活週期, 卻也使得享受咖啡的時間少了; Espresso, 入口帶著明亮的酸味, 稍淺的烘焙, 果香明顯, 單一豆種沖煮出的濃縮味道, 在舌面上留下絲絲香甜, 如同 Zimerman 十指下的棕髮女郎

月色不明, 無風, 靜止的樹枝, 帶著微微波浪的水面, 心中所繫即是如此......

Tuesday, June 7, 2011

又是雜記

端午連假過去, 感覺三天假期什麼也沒作, 公司大樓在施工, 沒得加班, 想出門騎車, 又熱又懶, 想逛逛唱片行, 沒預算......

近幾年來什麼東西都往兩極化的方像發展, CD player 也是, 還在生產的就只剩下買不下手的跟看不上眼的; 在網路上接過幾台二手貨, 有名的東西自然聲音不差, 只可惜小毛病不少, Copland 聲音不錯, 但用的環保材質零件讓我非常感冒, Proceed 的托盤作得漂亮, 只可惜進出不順之外最近越唱越常跳針, 讓我不得不思考一下是否該弄台像樣一點的新轉盤, 只可惜看不上眼的依舊看不上眼, 買不下手的...嗯...再說吧; 或許是個多聽 LP 的好時機

前陣子趁著工作上的小空閒, 加上曲目跟演奏者都有些吸引力, 往國家音樂廳聽了場鋼琴演奏會, 四位法國作曲家的曲子, 拉摩/梅湘/德布希/蒲朗克, 剛好, 不是很新就是很老, 跟我最近聽的東西有點接近, 只可惜四位當中只有兩位還算聽過一點; 有時朋友會拿了曲名來問說這曲子聽來怎麼樣, 這大多要感謝村上先生不是很令人讚同的品味, 結果常是讓我感嘆古典樂的範圍之廣大, 以及自己口袋...嗯, 聆樂的深廣度不足; 四分之二, 還是我挺喜歡的傢伙, 不錯了; 演奏者不是名家, 我有興趣是因為她是我表姊; 不熟的感覺聽來不錯, 熟一點的...感覺似乎有些暴力, 之後聊了幾句, 琴不好控制, 我不會彈琴, 不過對這說法並不莫生, 近代鋼琴有種往打擊樂器發展的樣子, 一些細微的控制可就苦了彈奏的人; 這是一個不會彈鋼琴對實體鋼琴也沒有研究的人發表的意見, 至於德布希跟梅湘聽起來太爆力這件事, 我也不知道是我表姊的責任還是那架琴


連假第二天晚上, 烘了些 Iskandar la Minita, 這次想來點焙度稍深的口味, 結果好像有些太過頭了, 還不到苦, 可有點焦燥味, 焦苦咖啡喝來一臉苦相, 焦燥的咖啡當然也讓人心情焦燥, 嗯, 可能三十三四度的天氣也脫不了干係, 不過推卸責任到天氣上不是一種好的行為, 所以八成是咖啡造成的; 有人說咖啡烘好要放上一段時間"養豆", 這樣風味才會成熟順口, 這次的豆子看來就得如此放在櫃子裡養一養, 隔幾天再試試它變怎樣了

CPE Bach 的 Sonatas and Rondos, Naxos, 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來些輕快的旋律也還不錯, 從 Mingus 的饋贈開始注意到這個家族當中的其他成員, 頗有收獲, 只可惜這張是用鋼琴, 讓人很想找找有沒有哪位演奏家錄了 piano forte 的版本

Saturday, May 14, 2011

雜記

隨筆一直連發也不是辦法, 所以換湯不換藥

藍儂, 生不詳, 卒於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四日晚上十點二十六分, 離開時痛苦的面容, 殘缺的手腳, 扭曲的肢體, 彷彿控訴著生前遭受到的虐待, 而這一切只因喝了一口不該喝的咖啡, 不過, 在發現牠之前, 那杯咖啡的味道還真是不錯......

難得的週六, 可惜是個溼溼黏黏的天氣, 是說以近來水庫裡的狀況, 這不但不該抱怨, 還應該心懷感激, 我看著單車這麼想; 往嘴裡倒進兩杯 espresso 的同時也把庫存的豆子喝光了, 也好, 就烘些豆子給自己和其他人吧, 手上既然有幾個不同的豆種, 不把每種組合都試個一次好像有點可惜; 似乎是個用光什麼東西的好日子, 烘到一半還得出門買瓦斯桶......

Pan Classic, 買過一張, 這次在尋找 Kent Nagano 的同時忍不住又買了一張, 海頓的小提琴協奏曲, Isabelle Faust, 漂亮的封面下, 一如預期的, 錄音很不錯, 不過我還沒能跟這位年輕琴手的演出產生共鳴, 再多聽一段時間吧, 上回那張 CPO 讓我對這個一直覺得呆的作曲家重燃興趣

可惡的小蟲, 浪費了我最後一口咖啡, 雖是今天的第三杯了, 但還是難免感到缺了什麼

Sunday, May 1, 2011

偷閒

不到半日, 甚至不算偷得, 幸好也還不至於錯錯碎夢間

日前因工作需要, 至新竹開會, 早上七點多出門, 從出差地點走出來時也晚上七點了, 錶上的時針轉了一圈, 心情也轉了一圈; 出門前一時沒想這是個週五, 懶得開車, 代價就是回家的客運得等上一個半小時; 吃碗普普通通的牛肉麵打發了晚餐, 看看錶, 還有一小時可以晃晃, 想到之前某位朋友推薦的咖啡店, 某位不是說這位友人囑咐不得透漏, 而是我真的忘了; 往清大門口步行而去, 大學附近, 學生多, 生意自然不少, 總是商家群聚之地, 之前也常經過, 但大多忙著往目的地去, 沒想停下來; 自己烘咖啡好處多, 好喝好玩, 壞處也難免有著那麼一些, 往外頭店家嘗試的機會減少是其一; 這店就在路口天橋階梯附近, 人行道旁, 兩個階梯, 兩間咖啡店, 跟我熟一點的朋友都該知道不應往路口轉角那一間走; 店面很小, 店內空間更小, 小小一點地方擺了三台營業用烘豆機, 加上裝著幾十種咖啡生豆的盒子們, 讓人環顧四面卻幾乎看不到牆, 後來想想, 我好像跟倉庫主人特別有緣份的樣子, 玩什麼都會遇上; 菜單上的選項跟四周擺的東西不成比例, 想是倉庫主人的存貨隨時間不一, 沒能持續更新; 單品咖啡一杯八十, 這倒是便宜得很, 隨口問了有哪些種類, 店主人的回答也挺有個性, "你講看看"; 最後是點了杯尤科特選, 一杯一百五, 不論豆種或價錢都跟菜單上的字八竿子打不著; 依自己常喝的習慣選了手沖, 吃飯的傢伙佔去了店裡不知稱不稱得上吧台前三張椅子的其中一張, 站著再看看四周, 三台烘豆機全都不是原裝貨, 至少有一些部份經過主人修改調整, 這倒是很有趣吶; 現煮咖啡要等, 吧台內的老闆娘跟一位小姐負責沖煮, 老闆負責讓客人別等得不耐煩, 若是一般咖啡店, 這工作分配似乎怪怪的, 但想來會進這門的通常有點主見, 這時有經驗的老闆就比小姐來得有吸引力了; 接過杯子, 嗯, 比我想像的焙度來得深一點, 不過控制得很好, 不過不失, 溫和的將尤科的特色呈現出來, 想來是大部份人都能接受, 也都會喜歡的樣貌, 好喝! 聊了聊咖啡, 聊了聊經驗, 聊了聊咖啡豆, 店主人看來四處嘗過不少, 店裡隨時備有上百種生豆, 這可真是讓人驚訝的數字吶, 間中也稍稍透露了一些經營時的無奈, 出錢的是老大, 有主見的客人更是如此, 店裡供應的咖啡自然就跟著這段時間客人訂購的焙度跑了; 一杯喝完, 看看錶, 猶豫了一下, 再來杯耶加吧, 這杯的風貌就不同了, 淺得多, 雖然如同主人的解釋, 算不上耶加中最好的品種, 但特色的果香仍然明顯, 此時才想到, 或許我主觀太強, 應該讓老闆推薦現在他覺得好的幾種來選才是, 來不及了, 下次吧, 到新竹出差的機會很多, 想來也不是每次都運氣那麼好, 買了票就馬上有車可以搭, 現在知道等車時除了坐在路邊玩手機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可去了; 兩杯咖啡加起來兩百五十塊, 帶著一嘴咖啡香付帳出門


週日下午, 心中還念著那 accidental blend, 烘了些 Geisha, 也烘了些 Carmen, 都是巴拿馬的豆子, 不曉得表現上會不會比跨國組合融合得更好; 剛烘好, 沖了兩杯手沖試試味道, 不錯, 都是我要的樣子, 搭配起來的結果值得期待! 晚點再來試試

昨日在 Lapi 店裡聽了 Kent Nagano 指揮的馬勒八號, 相當有深度的演出, 不論對樂團或對曲子的掌握度都非常高, 讓人回味再三; 手邊沒有能相比的八號, 拿出 Sanderling 指揮的九號, 這曲子我之前有些受不了, 但或許心情不同, 也或許版本不同, 現在搭配著新出爐的咖啡, 聽來卻是相當有味道, 聽完這首, 出門找唱片去!

Sunday, April 24, 2011

雜記

Accidental blend 的味道還在記憶中, 嗯, 或許應該來個編號什麼的, 因為我的每種 blend 算起來都可以說是 accidental; 下班, 懶得開機, 沖了杯 1/3 Iskanda la Minita 加上 2/3 Panama Carmen 的手沖咖啡, 相當讓人驚豔的感覺, Iskanda 的比例或許可以再調高一些, 讓果香更好一點, 不過這杯咖啡的 body 及喉韻實在很驚人, 至少有點嚇到我了, 美得讓我雖然很想加點牛奶試試會怎麼樣, 但又捨不得讓這感覺這麼快消失; 隨著時間, 總是會遇上一些應該丟下卻不捨鬆手的東西, 這些東西通常都值得留下記錄

"西班牙音樂"大概是種很籠統而有些不負責任的說法吧, 除了熟悉的卡門跟佛朗明哥之外, 這國家的音樂還有著各式各樣, 在接觸之前我沒想到的不同風貌; Falla, 很有民俗味道的風格, 旋律上比起很多同時期的作曲家容易親近, 令人有些驚訝的是, 一位時間上如此現代的作曲家, 竟然留下了大鍵琴協奏曲, 好像幹這種事的人不太多, 或者也很有可能是我聽得太少; 與巴洛克音樂完全不同的樣貌, 不曉得是剛運動完的心情還是音樂本身, 感覺這片子很適合在躺椅上聽


週休一日的下午, 一樣的 blend; Crema 是 espresso 這玩意兒裡面相當吸引人的部份, 這些結合了油份空氣跟膠質的泡泡, 提供了 espresso 在舌面上迷人的滑潤口感; 有 crema 的 espresso 不一定好, 但是好的 espresso 一定要有 crema; 兩杯下肚, 越來越覺得 Panama Carmen 真是種相當划算的豆子

Sunday, April 17, 2011

出門!


前年第一次騎的時候還沒有這玩意兒
有紀念品, 挺不錯~

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顯然我算不上是個秀才, 還是需要出門走走, 接受一些刺激; 愚人節的台北行算是一次很不錯的刺激, coffee sweet 是其中一部份, 當然, 晚餐也是, 很高興咖啡能有這樣的多元發展, 很高興音樂人想要這樣子多元發展

四月九號, 第二次參加台中一日到墾丁的行程, 這算是車隊的年度大活動之一, 跟上次不同的是, 上次騎之前訓練較多, 這次騎之前訓練少得多, 造成相同結果的部份是, 上次與兩位外國朋友聯繫出了點誤差, 這次體能狀況差, 所以兩次一樣累得半死; 終究還是花了差不多的時間騎完了全程, 在這類感覺有些自虐的過程之後, 總是會在心情上莫名的輕鬆愉快

這兩週烘了些豆子, 給朋友的, 給自己的, 給朋友的; 實驗性溫度曲線的 Iskanda la Minita, 說是實驗其實之前作過, 只是用的豆種不同罷了; 結果很不錯, 跟預期要得到的挺像, body 跟喉韻蠻好, 同時保留了淺焙的果香及酸味, 大概是收得稍快了一些, 留有一點點, 類似那天那杯耶加的味道; Iskanda 在淺焙時會帶著一種特別的香氣, 與一般果實的氣味不同, 比較像是花香, 只可惜我說不出像什麼花; 手沖跟 espresso 的味道都很不錯, 蠻久沒自己沖出這麼酸的 espresso 了, 過癮!

今天, 中午下了點小雨, 怕變成落湯雞不敢往外跑, 又烘了點豆子; Panama Carmen Estate, 這豆子真是好用, 雖然香氣略遜, 但在適當的烘焙下甜度直逼價格高上一半的豆種; 烘好, 迫不急待的拿 Iskanda 來混豆; 雖然沒有仔細比較過, 但幸運的, 兩者味道並不沖突, 甜而溫和的 Panama Carmen 讓淺焙豆的酸味稍緩, Iskanda 的香氣則補上了同伴的不足, 感覺不錯的搭配

Freddy Kempf 演奏 Liszt 的練習曲, 與老 Kempf 完全不同的呈現手法及更全面的技巧, 感覺還蠻適合稍現代一點點的曲子; 當然, 兩位 Kempf 風格迥異, 拿來比較可能有些奇怪, 不過名子一樣總是讓人容易聯想; Liszt 的曲子似乎多少都帶著炫技的成份, 練習曲自然就難度更高了, 能彈得從容不迫應該是其中要點吧, F. Kempf 的詮釋感覺經過相當的思考, 慢版處音符彷彿細細雕琢, 可惜高潮的營造讓我覺得...有些部份好像就差那麼一點點, 如果可以放得再更開那麼一點, 像那杯香氣從喉嚨直竄鼻腔的 Iskenda, 那就太好了......

Tuesday, April 12, 2011

所謂執念......

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吧


Messiaen, Quatuor for the End of Time, harmonia mundi 的錄音, 品質還不錯, 近來喜歡聽些這類怪聲怪調的現代音樂; 雖然在二戰中曾經被俘, 但可能因為是法國人吧, 梅湘活著走出了監獄, 不像一些可憐的年輕猶太作曲家; 這曲子某些聲音聽來像是在模仿蟲鳴鳥叫聲, 其他大概是作曲家對外在環境的感想吧, 自然界發出來充滿自由的聲音, 與現實中人處於監牢的情境, 在音樂中產生違和感; 生活在現今這個時代的人們是比二十世紀初來得幸運許多, 不過有時仍覺得, 自由實在是種相當抽象的概念, 無論外在或內在, 似乎都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出差回到家, 收到等了將近三個月的新玩具; 雖然手上已有功能類似的東西, 但在達到 "心中的那個里程碑" 之前, 總是覺得少了什麼, 有些不甘心, 因此終究還是下了訂單; 依想像中的手感選擇了楓木短把, 使用較輕的把手取得填粉時更清楚的感覺, 短把則是希望能比一般握把好填壓; 原定不銹鋼材質的底座變成了黃銅, 如賣家所言, 美麗的錯誤; 迫不及待的沖了兩杯來作比較, 一樣的豆子, 一樣的研磨刻度, 手感一如想像, 好極了, 口感則完全超乎想像, 一杯甜而厚實, 一杯清析而明亮, 讓人實在很懷疑這是單單填粉器能造成的影響, 或許我的手法還不夠穩定, 也或許是水溫在連沖兩杯時有些微的差異, 當然, 也可能真的是 tamper 的差別, 兩杯的取樣實在太少了, 明晚吧, 再來試試看; 雖口感差異頗大, 兩杯 Geisha 仍都擁有非常好的果香和甜度, 喉韻嘛...如果能沖出沒有喉韻的 espresso 那也實在是很厲害了; 真是好玩吶~

Tuesday, April 5, 2011

每顆心裡都有個 Ranger

記得曾在朱學恒的 blog 上看過一篇關於 paladin/ranger/freelancer 的文章, 大概很多人都是作著 ranger 夢的 freelancer 吧, 雖然應該沒人有資格評論別人究竟是何者, 但我想恐怕每顆年輕的心裡, 都住著一個 ranger

愚人節台北一日遊, 沒有隨身相機, iPhone 實在能力有限, 拍出來的東西讓人覺得...唉...phone......
所以, 沒有照片!

第一站是 Mingus 推薦的 coffee sweet, 很不顯眼的店面, 很有特色的咖啡; 盯著手機上的地圖在附近繞了幾圈, 才發現可能是咖啡店的地方, 幸而沒讓人失望, 一開門, 鼻子就告訴我, 就算不是我要找的那間店, 這一間也決不會錯; 非常淺焙的咖啡, 曾經有陣子我也烘過一些這樣的豆子, 很好玩, 但從沒正經的把它視為咖啡, 因為實際上它喝起來更像是水果茶, 我猜應該是一爆不到一半就下豆吧, 自己來烘的話我會說這豆子還沒熟透; 日曬耶加, 因為料到是這方向, 就順勢點了種果香見長的豆子, 淺焙加上很淡的沖煮, body 跟喉韻相對無法期待, 但是有非常非常漂亮的果香, 微酸加上滿嘴的水果氣味, 讓這間一進門就能聞到愉悅香氣的小店成為很特別的存在; 對於酸味接受度高的人來說, espresso 是種在喉韻上有所補強的選擇


古典樂, 除了音樂本身之外, 常常讓人懷有其它附加價值的期待: 氣質, 水準, 上流, 花費...等等, 或許有關或許無關, 在這之外也衍生出一些流派, 從認真聽音樂與輕鬆放音樂的爭論, 到何人的演出稱得上"正統", 說穿了, 正統常常也不過就是一種流行罷了; 音樂, 或許有結構複雜與簡單的不同, 呈現方式激進與保守的差異, 但我不認為有什麼高下之分, 指得出魯賓斯坦演奏的波蘭舞曲漏了幾個音看起來很厲害, 可是講不出歌手姓名的人也同樣能從收音機裡得到音樂的感動

享受完特別的咖啡, 跑了兩間就在不遠處的唱片行; 果然, 限制存在的目的就是讓人打破, 計畫總趕不上變化, 為自己定下了每個月買唱片的花費, 但真正在那之內的實在很少; 看著一些一般唱片行中不常見到的品牌, 挑了些有興趣的曲目, 這種動作帶著"賭一把"的刺激感, 雖然心裡期待著大獲全勝, 不過其實明白機會不高


反光體, 我會把這張專輯定義成是以小提琴為主唱的流行樂, 十段曲子, 主唱的演出方式與日常工作內容迥然不同, 柔軟的轉折加上明顯的揉弦音, 在慢版的曲子中唱出極飽和的情感; 常有新認識的朋友問我聽些什麼, 總是回答, 古典樂佔大部份, 一點 Metal, 一點 Jazz; 反光體, 這張 CD 與我常聽的類形差異頗大; 片子在轉盤裡轉了一整個白天, 竟無厭膩之感, 曲目編排應是下了不少功夫, 不太記得上次達到這能力的流行樂專輯是哪張了; 從我的觀點看來, 這是種需要勇氣才能推出的作品, 廣大的流行樂聽眾或許會受到這用心設計的封面吸引, 但跳脫主流音樂的內容不見得會讓人想將它拿到櫃台(嗯, 跟封面沒有俊男美女也有關聯吧), 而對喜愛古典樂的小眾來說, 邁可森之類的唱片可能連拿起來看看的想法都沒有, 加上小圈圈裡追逐大師們的主流, 總是限制了很多人在選購時的目標; 幾個小時下來, 很浪漫, 很流暢, 沒什麼壓力的舒適感, 這張綜合了多種元素的專輯讓人覺得多變而豐盛(還有些土味, 有趣), 雖然感覺上少了點...說不上來...某種把它串起來, 讓它更顯完整的東西, 但應該是很不錯的一步了

晚上, 一場音樂餐會; 對自認為聆樂缺乏深度及廣度, 文字操控能力欠奉, 個性又懶得很的人來說, 這邀請讓我真的有些驚訝, 跟朋友聊起時還打趣說這該不會是當天的玩笑吧, 嗯, 不是玩笑, 大家都很認真, 讓我有些慚愧; 由李欣芸音樂工作室製作發行, 侯勇光主奏, 一張跨界的音樂 CD;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以此為主題不免聯想到有些宣傳意味, 幸而主辦的人很有誠意, 整個過程進行得輕鬆愉快, 讓人不覺得有商業氣息; 嗯, 其他認真的 blogger 沒話說, 若真找我作宣傳, 恐怕以此處的人氣也沒什麼效果可言; 談笑席間, 酒足飯飽, 愉快賞樂, 很高興能認識這些平時沒什麼機會接觸的朋友


不知曲名, 我也懶得看曲名, 音樂若能讓人有所體會, 縱使體會人人不同, 曲名亦屬多餘, 反之, 無法讓人有感應的聲響, 再華麗的說明, 何用? 曲名最大的價值, 大概是提供了分享時能使用的標籤吧; 煽情的慢版, 午後的陽光穿過窗簾, 一杯近來少見的焙度, 或許是受了當天的影響, 試著回憶幾年前, 時間過去, 人也不同了, 終究是產生了改變, 往前看, 這應該是不錯的改變吧, 呼吸之間都滿是果香的 Geisha

傾聽音樂, 咖啡貓, 很感謝這樣的推薦, 雖然我一直有些懷疑這推薦的依據; 同事笑說, "有音樂有咖啡有貓, 很像你啊", 好吧, 只怕像不像不能只看這幾樣; 總之, 跟在場的人比起來老覺得自己是個異類, 差了好幾級的異類, 想必會寫出些我吐不出來的象牙吧


演唱者好酒, 倒了杯 brandy, 坐在客廳的躺椅上, 傳來的是兩天下來已稱得上熟悉的旋律, 舉杯, 敬心裡的 ranger

Saturday, March 19, 2011

隨筆

懶得想標題, 就出現了一堆隨筆


CPE Bach 的管風琴曲, 上回有朋友笑說這是吸血鬼音樂, 不過仔細想想, 管風琴不少是在教堂裡, 要當吸血鬼出場的配樂, 好像大鍵琴比較合適吧?

幾天前麻煩 Lapi 做了排插, 也把牆上的插座換了, 對不玩音響的人來說, 這動作可能有些可笑, 不過確實帶來了影響, 很正面的影響; 每當我的系統出現了這樣子的變化, 心裡不免都會想著, 嗯, 應該可以維持現狀好好聽上一段時間了, 只不過通常還不到心中期望的這一段時間, 就又想對它們動點手腳, 講來有些無事芭蕉之感, 但覺得麻煩的同時又帶著些對改變的期待, 更詭異的是, 通常幹這些事的時候, 都是不太有時間或心情好好聽音樂的時候

剛烘好的 Panama Geisha, 這豆種有個很特別香氣, 啜一口, 就從喉頭直竄鼻腔, 溫度稍高一點點的烘焙, 使它嘗來帶點像是龍眼乾的味道, 微微的酸味, 讓整體層次感更加明顯; 沒特別想作什麼實驗, 一邊看著小說, 一邊不是很認真的烘著豆子, 結果卻是出奇的好, 感受著在口腔裡持續的甜味和香氣, 唉, 這可怎麼辦咧......

隨筆

肯亞跟尤科特選的組合, 合得可緊了

把兩種豆子混在一起沖對我來說是常見的事, 兩種豆子混在一起烘?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反正兩種混在一起剛好可以烘一桶, 有何不可咧? 心裡盤算著這兩種豆子的含水量, 應該是差不多吧? 一邊就把豆子倒進了烘豆機; 結果還不算太差, 可也說不上很好, 或許是脫水完成的時間點稍有不同, 或許是我這次沒控制好, 但豆子用完了, 無從查證......

Monday, February 28, 2011

隨筆

連假的最後一天, 不論原因為何, 放假就是放假, 也總有該結束收收心的時候, 只是這次放來讓人覺得跟週休二日沒什麼差別, 人有時難免對現狀感到不滿, 卻也不是時時都真的會試著去改變

下午跑了趟唱片行, 買套划算的 CD, 原想順便替朋友們買張不錯的 C.P.E. Bach, 架上不見, 詢問之後得知沒有庫存, 只能下次進貨時看看運氣, 嗯, 這些 CD 還是有人在買的......


J.C. Bach 跟 J.C.F Bach 的鍵盤協奏曲, 最近有點愛上了 NAXOS, 新買的幾張讓我慢慢有些淡忘了之前踩到地雷的感覺; 音響在大聲放與小聲聽音樂時適合的高低音比例有些不同, 總音量越大, 低音佔的比例就需要稍高些, 調整了一下高低音, 把前級的音量旋鈕順時鐘轉 90 度, 樂團和古鋼琴的聲音從喇叭傳來, 相當不錯的錄音, 很輕快而有生命力的演出, 挺好; 大杯 cappuccino, 配上一本推理小說, 這下午放鬆完, 晚上得好好準備一下明天開工的事了......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隨筆


今天下午烘的 Iskandar La Minita, 剛烘好就沖了第一次, 膨脹的樣子很漂亮, 怕剛烘好會有明顯的燥味, 因此使用的水溫偏低, 大約在 81~83度

最高溫度跟前兩次 Geisha 差不多, 在高溫持續的時間跟上次很接近, 最後保留下來的酸味比 Geisha 明顯不少, 在最近嘗試的幾次烘焙中算是果酸味最多的一次, 一部份可能是水溫造成的, 但光是水溫應該不會差這麼多; 豆子顏色看起來頗深, 果酸雖明顯但甜度仍然很不錯, 香氣持久度也挺好, 後天再試試, 很期待會是什麼樣子

原本我使用的磨豆機是 901N, 現在的是 Compak K10, 以沖煮出來的結果論, K10 在各方面都勝出不少, 唯一可以歸在喜好不同之上的大概只有厚度; K10 的味道層次較明顯, 有點像是解析高的音響器材, 很清析的展現出咖啡豆中每個味道, 而 901N 則是將幾種味道疊在一起, 創造出一種比較厚實的口感, 有點像是厚聲的音響器材; 不論音響或是咖啡, 我的喜好都比較偏向清楚的那一邊, 但相信也不乏喜歡另一頭的人


換了磨豆機之後, 手沖結束的咖啡渣大概都是這樣子; 很特別的點是中間部份, 理論上手沖用的研磨顆粒較粗, 我的習慣會比大多數人稍細一點, 但這錐形中央部份在燈光照設下會有些反光, 應該是研磨顆粒很細才會發生的情況, 使用之前的磨豆機沒有這種情形; 一般來說, 這若不是研磨室中的殘粉稍多, 就是研磨中會產生較多細粉; 如果是前者...我每次沖完都會用吸塵器清理一下, 沒有拆開, 一定沒辦法完全吸乾淨, 但至少能清掉大部份的殘粉, 不應該會還有這麼多細粉殘留; 後者嘛...研磨時難免產生細粉, 過多理論上味道較差, 但實際上卻是比之前來得好, 而且以 K10 跟 901N 的規格來比較, 馬力大一倍, 透過減速齒輪組降到 300rpm, 理論上是低轉速高扭力的設計, 不應該反而細粉較多, 所以這個情況我一時還想不出原因何在......

裝著 Iskandar 的咖啡杯拎在左手食指上, 喇叭傳來的是 Janacek 的弦樂四重奏; 好像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些急且棘的事情, 這次得處理得比之前好才行!

Monday, February 7, 2011

Shaken...not purred!

今天, 正巧是假期的最後一天


W.F. Bach, Moude Gratton 演奏 clavicord
我承認, 會買這張 CD 大概有 20% 是因為封面上的她很漂亮

第二次烘焙的 Panama Geisha, 放了一夜, 剛烘好時令人失望的焦燥味消失了, 果酸保留得有些不足, 不過香氣跟甜度都很不錯, 整體來說比上次成功很多, 大概是抓到一個對我來說深焙的標準了; 再來試試 espresso 吧, 我猜, 這樣子的烘焙拿來沖 espresso 會比手沖好很多

貓版 James Bond 台詞, 杯子裡不是 martini; 口感平衡且帶著有點龍眼乾香氣和甜度的 Geisha, 搭配上古鋼琴不拖泥帶水的音色, 若我是隻貓, 想來應該會很愉快的發出呼嚕聲吧

濃稠的口感令人驚豔
音樂聽來流暢
感覺有些平淡, 期待著什麼嗎?
陽光燦爛的午後

Sunday, February 6, 2011

雜記

過年, 依照慣例家族聚會, 幾個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的親人們聚在一起聊天看電視吃零食, 大家看起來都還不錯的樣子, 相較之下覺得自己有些不長勁


C.P.E. Bach, viola da gamba, 有腳的 viola? 大概概是翻成古大提琴吧, 不過古大提琴的範圍太廣, 幸好 Kouzov 演奏的是一般的大提琴, 省得麻煩; 買 NAXOS 的片子有點像在擲骰子, 好運的中時鐘, 歹運的只能回家吃龍眼, 是說時鐘在現代好像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了; 這片子錄音很好, D 大調奏鳴曲第三樂章中幾個似嘆似問的句子頗得我心, 算是近來買的幾片 NAXOS 中感覺最好的一張

人過了三十歲總難免遇上些尷尬的議題, "有沒有女朋友?" 嗯, 有是不錯啦, 可惜現在沒有; "幫你介紹?" 嗯, 好是好, 只可惜不是介紹完就好; 最後, 年前辦公室坐位更動, 搬動桌椅的過程竟然蠢到把自己給弄傷了, 縫了幾針, 一個月沒得騎車, 最後一週的幾次聚餐跟尾牙, 過年期間的大吃大喝, 加上沒得運動, 體重計上竟然出現了從來沒看過的數字, 不知該為增重成功笑咧, 還是為體內循環的衰退哭

近來喇叭的調整又進一步, 換上新的電容, 材料容質皆與之前不同, 調整過分頻點與高低音的分配, 在這小空間中, 已接近一對大型的耳機了, 雖然很清楚這不會是終點, 不過現階段而言, 聽來相當好~~

Sunday, January 9, 2011

記憶中

曾經有種咖啡佔去了大部份飲料的味道
曾經有段旋律反復著在某段時間響起


照片跟文字可能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是不放張照片未免單調, 雖然越來越覺得照片看起來也很單調; 但也可能存在某種關係, 只不過這關係我沒有發現

上週六, 參加大學同學在高雄的婚宴, 遇到了一些曾經很熟悉的朋友, 曾經表示了之前有而現在沒有, 看來我似乎是個非常自我且只看眼前的人, 很多之前熟識的朋友都在地域的轉換和生活型態的改變下幾乎沒有聯絡, 即使他們的 MSN 仍在我的聯絡人 list 裡, 名子也在我 facebook 的好友名單之中; 雖我仍相信人的眼睛長在前面, 就是要往前看, 但若走過之後什麼也沒累積下來, 未免可惜, 也未免無情; 很高興大家看起來都過得不錯, 結婚的那位自不用說, 已結婚的有了小孩, 沒看過她交男朋友的也有了男朋友, 另一位...看起來也過得還不錯, 至少在我看來她是如此, 挺好

同為上週六, 回台中時從朋友處帶了些 Panama Geisha, 應該是很不錯的咖啡豆, 朋友笑說這是假的, 因為價錢只有著名 Geisha 豆的大約二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 它也算不上便宜的豆子了; 昨天下午烘了一些, 喝來有些燥味, 似乎沒處理好, 隔兩天再試試, 或許會好些, 也或許我現在常用的烘焙方式不適合它

電腦的資料儲存模式大概是依照人的記憶方式設計吧, 馬上會用到的放在隨時會取得會想到之處, 雖然時有漏失, 但大致上如此; 存放在硬碟甚至磁帶裡的資料則是暫時用不上或更久之前的事, 有時, 這樣的儲存會讓人誤以為它們已無法造成影響, 但當那曾經熟悉的咖啡香傳過鼻尖, 那曾經熟悉的旋律流過耳邊, 會發現, 其實它們在心裡的份量似乎減少得並不多......